广东湛江市海洋资源丰富,全市海岸线总长2043公里,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向海图强成为湛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有效融合“信用”与“信贷”机制,积极探索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以信用海洋牧场“整域授信”为抓手,创新开展信用海洋牧场建设工作,精准支持区域蓝色经济发展壮大。
以政策为牵引,开辟海洋牧场“整域授信”新路径。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探索“信用机制+信贷政策”的新模式,为金融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开辟新路径。在主动联合湛江市农业农村局、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深入调查辖区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规划和发展情况后,先后出台关于开展湛江市信用海洋牧场“整域授信”相关的4份政策文件,从做好“耕海”类主体信贷政策支持、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基础作用等方面提出七项具体措施要求,将信用机制与信贷政策有效结合,确保信用海洋牧场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以建立指标体系为抓手,夯实信用海洋牧场建设基础。根据海洋养殖行业初期投入大,种苗、饲料成本高,受天气影响大等特点,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指导银行机构结合海洋牧场的养殖条件、所处的地理位置、养殖品类等,建立海洋养殖产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辖区海洋牧场各类养殖主体开展全面信用评价评估。针对一片海洋牧场跨越多个行政村、镇甚至是县的现状,指导银行机构充分运用“农融通”平台已有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建设成果,探索突破行政疆域管理限制,创立以海洋牧场为主体的授信新模式,依据信用评价指标对整个海洋牧场进行信用评估,对符合信用条件的海洋牧场进行“整域授信”,形成大银行机构重点支持深海养殖平台建设,地方性中小银行机构支持养殖户发展的协作式融资授信模式。
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信用赋能蓝色经济。为进一步提高海洋牧场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海洋企业的满意度,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依托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基础设施,创新开辟海洋金融专区,并成功搭建了“湛江市海洋金融综合平台”,架起银行与海洋企业间的融资对接桥梁。银行可以通过该平台及时发布涉海类信贷产品和政策,企业也可通过平台发布融资需求、提交信贷申请等。在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的指导下,湛江辖区银行机构积极打造海洋产业主题服务网点、支行,不断创新“信用+海洋”服务模式,为涉海主体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湛江市的徐闻县三面环海,是生蚝等海产品的重要养殖区域。徐闻农商行为支持当地水产养殖、渔业捕捞等产业发展,设立专门的海洋支行,制定海洋产业金融支持政策,建立海洋养殖主体专属信用档案。其中,信用档案主要记录海洋牧场的建设规模、养殖品种、生产经营状况、环保措施等信息,并根据海洋环境风险、养殖技术风险、市场销售风险等,合理选择信用评估指标,科学全面评估海洋养殖主体信用状况。徐闻农商银行还创新推出支持绿色碳汇渔业发展的“碳汇贷”产品,以量化的碳排放指标匹配授信和定价金融产品,通过“信用+保单+担保”的创新方式,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牧场服务创新及实践经验。
在“政策指导+信用建设+平台支持”的共同作用下,湛江蓝色经济发展呈现“信用+信贷”的双驱模式,授信额度、信贷产品数量和融资规模都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9月末,湛江辖区12个海洋牧场已开展信用评估,其中11个信用海洋牧场获得“整域授信”,授信额度达9.8亿元;湛江市海洋金融综合平台累计发布海洋牧场专属信贷产品65个,累计发放海洋产业融资贷款1636笔,金额达119.8亿元,为湛江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