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城回族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围绕“诚信管城”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以信用信息共享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抓手,扎实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着力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发挥信用支撑营商环境作用,强化信用服务经济能力。
紧盯数据上报,狠抓工作落实。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及时督促各单位准确归集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不断提高数据归集质量,进一步提升数据挖掘、分析、应用等功能,为信用监管、信息公示、联合奖惩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2024年以来,全区共上报公共信用信息710913条,其中“双公示”信息50745条,行政给付136860条,信用承诺196711条,累计报送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结果2208条。
推进信用修复,助力企业发展。落实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制度,督促各职能单位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主动告知处罚对象行政处罚信息归集共享公示及信用修复相关规定,让企业在第一时间了解信用修复政策,鼓励和支持失信市场主体及时修复失信、重建信用。配合企业做好信用修复相关材料上报,推动信用帮扶关口前移,为企业发展增信赋能。截至目前,全区完成信用修复223项。
加强信用宣传,增强诚信意识。持续推进诚信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等“十进”活动。切实提升学生、企业职工、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品质、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积极做好信用网站建设工作,动态更新政策法规、信用动态、诚信示范企业、典型案例等信息,及时发布信用宣传相关活动信息,不断提升网站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发布信用宣教信息422篇,市级同步采用信息315篇。
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履职能力。积极组织各单位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业务培训,并邀请郑州市营商信用中心各专项负责同志对指标目录、十公示、异议处理、联合奖惩、信用修复、平台操作等内容进行指导,通过现场示范演示、实操演练等方式,深入讲解信用信息归集报送要求、操作流程以及信用修复新规、信用报告查询、异议申诉、信用承诺等业务流程,有效提升参训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实操能力。
管城回族区将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信用监管,持续提升信用服务质效,形成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为打造营商环境领域“管城名片”增添信用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