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市场监管局:探索“五位一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 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
来源:信用河南 发布日期:2025-06-20 浏览次数: 浏览

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手续繁琐、周期冗长”等痛点,市市场监管局以“减环节、缩时限、降风险、提效率”为目标,精准推出“五位一体”创新服务机制,形成覆盖“评估—授信—放款—风控—激励”的全链条服务闭环。通过政府主导、银行跟进、企业参与、专人跟踪、风险共担的协同配合模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办理时限由平均30天压缩至5天,2025年截至目前已完成质押融资贷款金额2.1亿元,超越2024年全年总额。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优化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理流程,也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新路径,以金融“活水”浇灌创新土壤,为全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建立“预审评估+专人匹配”服务机制。传统知识产权评估需企业自主委托第三方机构,通常耗时15天以上,且不同金融机构对评估结果认可度不一,易导致重复评估。为破解这一痛点,市市场监管局与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预先对企业的专利、商标等进行价值预评估,形成有效期6个月《知识产权预评估报告》,将评估时间从15天压缩至3天,有效提高评估环节效率。同时设置专人跟踪服务,实施科长走流程,让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腿。根据企业融资需求、知识产权类型、评估价值等不同情况,为其精准匹配适配的银行及融资产品,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问题,使融资成功率提升40%,真正实现“企业有需求、政府有方案、银行有产品”的无缝对接。

二、设立“专人专柜”银行特办通道。为解决传统银行信贷审批链条长的问题,联合邮政银行、中原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置“质押融资专柜”,由专人指导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同时,在操作流程上实施“容缺办理”模式:企业提交质押融资申请时,如遇财务报表副本等非核心材料暂缺,可签订《补件承诺书》,银行先行受理业务。对于知识产权权属清晰、无争议的企业,银行可凭《专利价值预评估报告》先行放款,后续再补充质押登记手续。这一举措加速资金到位,将放款时间从30天缩短至7天内,为急需资金的中小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自该通道设立以来,企业因材料不全导致的往返跑动次数减少77%,真正实现“企业少跑路”。

三、实施“白名单企业优先服务”计划。为引导企业重视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加强优质企业的正反馈效应,鹤壁市建立“知识产权优质企业”白名单。根据企业信用评级、专利质量(如是否高价值专利)等指标,筛选100家纳入白名单。白名单企业可享受“三优先”政策:优先评估、优先授信、优先放款。同时,对白名单企业给予利率优惠,质押融资综合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使优质企业最快3天即可获得贷款,平均年融资成本节省超10万元。这一政策不仅为优质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更激励企业主动加大高价值专利布局力度,形成了“创新—融资—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四、形成“政银风险共担”风险机制。为减轻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顾虑,鹤壁市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和“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明确了风险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申请程序及质物处置路径、处置机制、处理流程等事项,同时对合作银行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实际发生的本金损失,政府按照30%的比例给予补偿,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实质性风险兜底保障,形成了政银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格局。

五、发挥贴息奖补企业示范作用。制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奖励资助政策,对企业在质押融资过程中产生的质押融资贷款利息、评估、担保等费用给予实际发生额50%的补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淇花食用油、元昊化工、威讯光电、宇翔模具等企业质押融资的成功案例为范本,通过召开经验交流分享会、开展“一对一”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精准评估企业状况,为企业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让更多企业直观感受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为6家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奖补共87.5万元,政策激励示范效应持续显现。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着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向纵深发展,重点做好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强化专业服务能力、深化政企协同联动等工作,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生态,推动“知产”与“资产”高效转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营商环境优化注入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